{{ $t('FEZ002') }}資源整合組|
讀書有沒有用是老問題。很多人批駁「讀書無用論」,但都沒有批到本質。讀書無用論的本質是,學習者不具備使學習有用的能力。最明顯的是,仍然有太多人沒有對「讀書」進行分類。
熟讀《唐詩三百首》,但我依舊牙痛,所以讀書無用;研讀高等數學,但我還是不幸福,所以讀書無用;讀過托爾斯泰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但主管還是不喜歡我,所以讀書無用;讀了MBA學位,但月薪還是不到4萬元,所以讀書無用。
有的書是「顏如玉」,有的書是「黃金屋」。你在「黃金屋」裡細細找了3圈,說根本沒有「顏如玉」,你很失望。這不是書的問題,這是緣木求魚。就像你向皮膚科醫生諮詢了一天,然後抱怨兒子的感冒沒好。
讀數理化可以益智,讀文史哲可以怡情,讀大學課程可以訓練思維方式,讀研究所課程能掌握科學方法。有些書是為了興趣而讀;有些書是為了拿到證書而讀,適合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
如果不會燒菜,那就去讀食譜;如果總是和人起爭執,那就去讀與溝通相關的書;如果買不起房,那可以去創業,同時讀讀「如何經營一家餐廳?」「如何做好市場?」「怎樣服務好客戶?」這一類的書。有些書讀來是為了解決問題或者提升能力,我們稱之為「實用類閱讀」。
所以,讀書之前應該先確認自己的目的,選擇不同的書,並使用不同的讀法。實用類圖書不用在乎是否讀完,是否釐清了作者的邏輯、知識脈絡,而應該化為己用,連結個人經驗加以運用(至於原書的體系,並不重要。讀實用類圖書的關鍵是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而小說或詩集,正讀或跳讀都無所謂,懂或不懂也無影響,沉浸其中,物我兩忘,一個閒適的下午就這樣消磨過去,比看電影開心,比旅遊成本低,本身就是無用之用,又關乎什麼「讀書無用論」!
古代有人生病了,不論什麼病——頭痛了、手斷了、消化不良了——都送到醫館,找同一個大夫用同一套「望聞問切」來看病。現代醫院就不是這樣,你到醫院一樓大廳的服務台詢問「我要看病,哪個醫生最厲害」,對方一定不是直接回答你的問題,而是先問你的症狀。從全科到分科,從籠而統之到分門別類,這是一門學問進化的必然。
讀書和學習也是。想想看,為了通過考試而讀的書,為了消磨時間而讀的書,為了博聞強識而讀的書,為了解決問題而讀的書等,怎麼可能用一樣的閱讀方法?當發現讀書無用時,有人因此嘲笑學習,有人因此指責讀書這件事,還有人抱怨內容太晦澀、太淺顯、翻譯品質太差。這些問題也許客觀存在,但這些指責和抱怨忽略了最需要對學習結果負責的人——學習者本人。
讀書有用還是無用,關鍵在於學習者是否具備使學習有用的能力。
知識付費與學習能力
知識付費是不是風口?這是一個新問題。
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知乎」「分答小講」(編按:現已改名為「在行一點」)「得到」「在行」等應用紛紛上線,「喜馬拉雅」「豆瓣」「微博」也都推出各自的知識付費模式。據《2016年中國網路新媒體使用者研究報告》稱,33.8%的新媒體用戶已經開始為新媒體內容付費,15.6%的用戶有付費意願但還沒有付費行為。
「拆書幫」雖然是非營利性組織,但彙聚了各個城市最愛學習的一批職場工作者。「拆書幫」超過6成的會員都參與過某種形式的知識付費,有一位「報課狂人」過去一年在網路學習上投入數萬元。我問他,那些形形色色的線上課程和訓練營帶給你哪些收穫?他想了一下說,主要是心裡踏實吧,開車的時候放一段名師音訊,就覺得「時間沒白過,充了點電」。他又說,「後來買了很多課都來不及聽。」
過去一年中看似火爆的「知識付費」,其實是由用戶的焦慮、恐慌和好奇心驅動的。
在當下這個變幻莫測、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人們都不知道自己將何去何從,於是他們的內心滿是「知識焦慮」和「知識恐慌」,這時候,每當有人包裝出一個「你必須知道的未來」或是某些「成功之道」時,他們就忙不迭地去一窺究竟。
這種情形像極了家長們熱衷於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各種功文數學班、寫作班、智力開發班、才藝班,而僅僅是因為「別人家都在上,我們不上,輸在起跑點上怎麼辦?」。
一個大家無法回答的問題是,假如這群焦慮、恐慌的使用者從知識付費產品中感受到的價值並不明確,他們還願意繼續付費嗎? 1
2017年3月,「得到」創始人羅振宇披露,「得到」總用戶數為558.48萬,日均活躍用戶數為45.45萬,專欄日打開率為29.3%。也就是說,學習者雖然花了錢,但每天聽課的占比不到3成。
這不是個別現象。實際上,「喜馬拉雅」等平台的公開資料顯示,付費用戶的打開率和播放率都在大幅下降。花錢買了卻不聽的大有人在,且這一類人數的比例在持續上升。各種聲音也相繼出現,有人說知識付費是「欺騙者的遊戲」,有人把「購買知識產品」稱作「交智商稅」。
此時距離這個風口興起還不足1年。
有人感慨,移動網路時代,新風口輪番登場,新問題層出不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但是,付費學習的起起伏伏根本不是新問題呀。因花了錢聽不完而感到愧疚的人,請看看自己家的書櫃:有多少書是買來而沒有看完的?沒時間、沒精力、記不住、讀不下去,其實這些都是老問題。
認為聽了也沒什麼用,因而冷嘲熱諷的人,唱的是「讀書無用」的老調:學習沒收穫,就指責讀書沒用、老師不行、內容不好。這種學習能力低下的情況,也是老問題。
大部分人認為自己需要知識付費產品,但又無法從中獲得價值,而這並不影響消費者繼續付費,因為這些人並不能識別知識,也並不是真的需要這些知識。換句話說,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缺乏哪方面的知識,所以那些大眾化且未必有深度的知識必然大受歡迎。
大多數人並不是因為知道自己缺什麼,然後去彌補,而是受社會化媒體、傳統媒體和內容演繹者的包裝影響而做出選擇。
很多知識只是長得像知識而已。
很多人也只是裝作很愛學習而已。2
經濟學早有定論,任何市場要想健康發展,實現「良幣驅逐劣幣」,從來不是靠賣家的自律,而是靠買方的辨別力。能判斷自己需要的課題、分辨各種來源的資訊,也是學習很重要的一項能力。從商業角度,判斷知識付費的價值是看對消費者有沒有真正的價值;從教育角度,則看學習者有沒有真正地成長。而對成人學習來說,有無成長,歸根結柢不取決於平台、模式、內容等,而取決於學習者的學習能力。
知識付費能否持續,關鍵在於學習能力普遍低下的狀況能否得到改善。
偽學習與真正的學習能力
新問題層出不窮,比如熱門的學習課題——「昨日全民學創業,今日人人樹IP」,比如流行的學習工具——「手機讓接收資訊空前便利,同時資訊品質大幅下降」。有些老問題一直沒有變,比如學習能力普遍低下的事實。
我最早是在阿里巴巴工作,從銷售管理做到培訓管理,後來去不同的企業講課,慢慢有了一點名氣。邀請我的企業越來越多,但同時我的自我懷疑也在加劇:那些聽我課的學員們在聽到新知識的興奮之後,在經歷培訓現場的激動之後,在給予高分評價回饋之後,他們到底能改變多少?還是所謂的「聽聽激動,想想感動,回去不動」?
其實,很多熱愛學習的人都有類似的困惑:買了很多書,但沒時間看、記不住、讀不下去;報名很多線上課程,但聽後除了覺得老師很棒,並沒覺得自己變得更好。你可能制訂了很多計畫:鍛鍊身體、學習英語、少玩手機、堅持早起,但大部分都沒堅持下來。有時候你可能會想:就算堅持下來了,又能怎麼樣呢?
困惑的不只你一人,整個企業管理界以及企業培訓師、人力資源管理者、人才發展專家,都希望解決這些問題。而幾乎全部解決思考都呈現在:升級教學的理念、教學的設計、教學的技巧、教學的工具……。早在智慧手機興起之前,就有企業大學校長跟我說,如果我們能夠讓企業培訓變得碎片化、移動化、社區化和遊戲化,效果就會大不同。為此,他們投資一家企業近千萬元人民幣,研發數位化學習系統,開發對應的App和微課。
但我從教育訓練管理工作和幾百場活動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是:職場工作者學習效果的瓶頸主要不在「教」,而在「學」上。老師們在「教」上升級再多,如果到了學習者那邊總是乘以零,那學習效果還是零。你看,現在的微信、微博,其實已經實現了碎片化、移動化、社區化和遊戲化,但平心而論,大部分人在手機上的學習效果並不怎麼樣。
這2年,讀書似乎又熱了起來,同時各種線上學習資源越來越多:MOOC(開放式網路課程)、學習類公眾號、線上微課、線上訓練營和各種大V(編按:身分獲認證的微博意見領袖)等。但資訊越多、越繁雜,人們就越需要真正的學習能力,越需要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大部分職場工作者在學習時「聽聽激動,想想感動,過後不動」的問題本質上沒有改變,只是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了。
以下是四類常見的偽學習,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第一類偽學習:
追逐各類重點精華,無論形式是20分鐘音訊、10分鐘影片,還是PPT或者心智圖。
第二類偽學習:
追捧各類菁英,想當然地覺得聽了強者的分享,自己也會變厲害,沒有能力辨別內容是真棒還是蒸蚌。
第三類偽學習:
崇拜各種新知,最喜歡《失控》《從0到1》《人類簡史》這樣高屋建瓴的圖書,看到「你從前對職業規畫的認識都是錯的」這樣的標題就趕緊打開,碰上從量子力學開始講創業,或者從腦科學出發談溝通的文章,能興奮得渾身發抖。
第四類偽學習:
沉迷於不解決實際問題的努力。對這類人來說,勤奮、堅持,以及讀書、聽線上課程的數量本身就是意義。有人奔波於各個社群,有人參加各種訓練營,有人立志1年讀50本書,有人堅持每天打卡背單詞。
你現在可能不完全認同上述觀點,比如為什麼只畫重點是偽學習,或者你說的精華跟我說的精華是不是一回事。歡迎你帶著質疑打開這本書,在閱讀中獨立思考。本書會把每個觀點的前因後果都展示給你。
當然,偽學習也不見得都不好。最終,有人學成了大俠,武藝高超;有人學成了大夫,治病救人。只是大俠和大夫都鳳毛麟角,大部分人並沒有什麼成長。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有些人翻了一堆書、收藏了一堆精華文章、參加了一堆微課之後,以為自己已經聚沙成塔,其實還是一盤散沙。
那麼,對於成年人或職場工作者來說,怎樣實現真正的成長呢?移動網路時代,可供接收的訊息量空前氾濫,但能否真正地通過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關鍵還在於學習者自己:
第一,學習者是否有足夠的學習能力,可以化為己用,可以處理資訊,可以解決問題。歸根結柢,學習者是否能夠達到知行合一。第二,學習者是否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可以反求諸己,可以觸類旁通,可以舉一反三。是否可以不斷升級,最終成為專家。
拆書法是鍛鍊成人學習(或者說自我導向學習)的有效工具。本書的目標是通過掌握拆書法,全面提升成人學習能力、建構個人知識體系。
※ 本文摘編自《極簡閱讀:將海量資訊去蕪存菁、化為己用,才是硬道理》,原篇名為〈讀書無用論與學習能力〉,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極簡閱讀:將海量資訊去蕪存菁、化為己用,才是硬道理》
作者: 趙周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19/04/02
{{ $t('FEZ013') }}
{{ $t('FEZ003') }}2019-04-23
{{ $t('FEZ014') }}2019-06-23|
{{ $t('FEZ005')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