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簡瑋成
一、前言
2015年教育產業將面對10大資訊科技的挑戰,包括適性學習、為學習者量身訂做電子教科書、顧客關係管理、大數據(Big Data)、採購策略、外部結構、採用微證書(Microcredentials)、數位化評量、移動學習、社會學習等。其中,所謂教育大數據係來自蒐集大量有關學生、家長、教師和職員的數位化活動數據,之後轉化為資訊,再據以研擬學校改進的建議計畫。過去幾十年,在高等教育機構內,大數據主要用於研究。現在,它被視為是一種具前膽性、以科技為本的策略方法,可能有助於改善整個教育生態系統(駐澳大利亞代表處教育組,2015)。
所謂大數據(Big data)通常包含超越一般軟體工具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可以擷取、管理、處理的巨量資料。大數據的資料量是持續浮動的,並需特定的技術及結合諸多新型態科技,始得以探究多元、複雜及巨量資料所涵蓋的內容(駐休士頓辦事處教育組,2016)。
過去10年來,大數據分析逐漸被應用在教育界。美國2016年國家教育科技計畫(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用非侵入性、及時、隱含在日常活動的方式蒐集學生學習資料。大數據已改變了金融、健康、消費科技、零售商和專業運動等等,跟隨其他行業的腳步,希望大數據也為教育界帶來系統性的改變(駐美國代表處教育組,2016)。
大數據將會改變一切,它將能夠清楚的告訴我們那些作法有效,那些是徒勞。校外教學成效如何?如果兩個老師在同一天突然隨堂小考會有什麼影響?熱門影集完結篇播映的時候,學生是否更容易忘記做作業?上述的教學方式是否真能幫助學生得到較好的工作?想知道答案,只需要看相關數據。大數據的功能尚不僅如此,例如學生無法讀懂數學問題,但其實數學能力優良。在過去的舊系統中,這樣的學生或許需加強練習,但有了大數據,老師能夠知道學生需要的其實是科學閱讀能力的家教。大數據讓師生能夠隨時靈活調整課程(駐舊金山辦事處教育組,2015)。
【全文請下載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