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資源整合組|
2018-12-12 23:24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為回應「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推動適合台灣的校園修復式正義應用,國立員林高中「人權教育資源中心」今天在霧峰舉行「修復式正義」跨領域教案發表會,邀請3位高中教師透過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思考傳統應報式司法的侷限性,並展示將修復式正義理念運用在教學現場的具體策略,吸引全國各高中30多位種子教師與會。
國立員林高中「人權教育資源中心」研究教師周威同表示,所謂「修復式正義」是認為事後懲罰未必會有效果,希望透過被害人和加害人深度對話、溝通的過程,表達自己的感受,修復犯罪造成的傷害,共同處理犯罪的後果。
因今年是「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0週年紀念,12月10日也是「世界人權日」,今天特別舉行「修復式正義」跨領域教案發表會,包括國教署學務校安組副組長李黛華、員林高中校長游源忠和來自全國30多所高中的種子教師都與會。
今天工作坊邀請到國立斗六高中老師馬明宏分享「修復式正義在民間」;台北市立建國高中老師林倩如分享「懲罰的極限」;台南市私立聖功女子高中老師黃健凱則分享「從紀錄片《看不見的台灣》談修復式正義」。
周威同表示,美國將修復式正義應用在青少年司法與教育已有40多年歷史,對於解決校園衝突與霸凌有不錯效果。台灣2017年時由台南市教育局率先與台南地檢署合作,在國中小試辦以修復式正義處理校園反霸凌與衝突事件,這次希望透過教案分享,未來能擴大在高中校園推動。
{{ $t('FEZ013') }}
{{ $t('FEZ003') }}2018-12-14
{{ $t('FEZ014') }}2019-02-14|
{{ $t('FEZ005')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