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洛杉磯辦事處教育組】
專門研究全球高等教育趨勢及資訊的StudyPortals平臺執行副總裁Rahul Choudaha博士日前發表文章,除了回顧近年來國際教育發展趨勢外,並預測未來各國招收國際學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他指出自911襲擊事件後迄今,國際學生的流動已歷經三波浪潮,其中不可預測的事件不但成為學生的流動模式及選擇變動的要因,也影響了教育策略和國家政策。
第一波浪潮的特點是911事件導致美國限縮國際學生簽證規定,因而使英國與澳洲等競爭國家增加了國際學生人數。該浪潮亦促使區域中心如杜拜知識村(Dubai Knowledge Village)及馬來西亞國際分校的設立。
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第二波浪潮,導致全球高等教育部門預算遭受嚴重刪減。為了尋找額外的收入來源,美國許多機構開始注重國際招生成長率;丹麥和瑞典等國家開始向歐洲經濟區外的學生收取學費;這波浪潮也促使歐洲與亞洲大學開始增設英語授課課程以吸引國際學生。
第三波浪潮則由新政治秩序(英國脫歐公投及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引發的不確定性所塑造,反移民言論和對國際學生畢業後居留工作的限制等政策正加劇全球競爭。約有1/3的國際學生選擇留學美國或英國,選擇這些目的地的學生數量變化,在世界其他地區產生連鎖效應,例如德國、澳洲和加拿大等國家將可從中獲益。
然而,各國的國際教育策略和政策穩定性將是在下一個不可預測的事件發生時,得否在第四波浪潮中發揮作用,以維持國際招生能力的關鍵。Choudaha博士指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候,教育機構更依賴於國際學生的入學率,因此,高等教育機構必須考慮外部環境的變化,並重新調整其對學生的價值主張,才能持續保持入學成長。
不過,要去定義高等教育「物有所值」的概念並不容易,而要證明「物有所值」更是一大挑戰。高教部門需要學生和政治家都更容易獲得的新方法,幫助解釋支撐高等教育價值的決策。
學生已意識到學費上漲和政府資金減少的政策變化因果關係。根據英國新成立的學生辦公室(Office for Students)所委託進行的研究顯示,不到49%的英國學生認為他們的教育投資是物有所值,相較之下,其他歐盟國家的學生有61%肯定,非歐盟國家學生則有66%贊成。研究顯示,與英國國內學生相比,國際學生認為在他們所花費的學費成本下,教育品質高。然而,仍有1/3的國際學生不認為他們所選擇的課程物有所值,因而可能會向未來的學生推薦其他留學目的地。
Choudaha博士表示大學除了要確立其物有所值外,並應對招收的不同國際學生群體調整定位,例如針對成本考量者(Bargain-hunters)或留學體驗追求者(Experience-seekers)採行不同策略,以爭取到更多的國際學生。
成本考量者是在第三次浪潮中,受不利移民政策影響最大的學生群體。他們追求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學費和生活費),並於在學期間及之後的工作方面實現財務回報最大化。只要該地區提供更低的成本或更佳的工作前景,該群體就不會受限於城市位置,但也因而對學費和移民政策的變化非常敏感。
留學體驗追求者的動力來自出國留學的生活經歷以及社會認同,因此位置和安全對他們很重要。相較於成本考量者,他們對成本和移民政策不太敏感。大多數的留學體驗者計劃回到自己的母國,而不一定打算在留學國工作。
以美國東密西根大學為例,最近宣布將向大學部國際學生收取與當地學生相同的學費,相較減少了60%。這樣的「重新調整」,對於成本考量者的學生群體而言,讓該校有了顯著的區別。
Choudaha博士亦表示並非所有的國際學生都可以依此架構定義,但其提供了一種概念化國際學生群體多樣性的方法,建立可提供最大物有所值的教育策略,以能夠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招生環境下脫穎而出,而創新與採用符合特定學生群體、實現物有所值承諾的策略,成為教育機構是否成功的關鍵。
譯稿人:陳潔希
資料來源:2018年7月27日,大學世界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