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研究明白指出,如果老師們能與學生們分享自身種族或是性別認同的多元經驗,會為學生們帶來正面影響—尤其是對男學生們!然而,綜觀現在美國的校園環境及成員組成,會發現絕大部份的老師都是白人女性。而這背後的意義則是,許多學生仍認為老師跟他們並不相同:擁有不一樣的性別和膚色。
這點對學生來說很重要嗎?答案絕對是肯定的。根據一項大型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們會受到跟自己外貌較為相似的老師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非白人學生。老師背景的同質性可能是導致此現象的原因之一。研究指出,學生的課業表現因性別和種族有著巨大的差距:大致上來說,女生表現比男生好,而白人學生則表現得比非裔或是拉丁裔學生好。
但成為老師的人有越來越多是女性—目前在美國的公私立中小學中,竟有77%的老師是女性,而十年前這個數字大概是71%。同時,雖然老師的背景組成已有種族多元性,卻仍有高達八成的老師是白人。
會對學生學業成績造成影響的因素當然很多,包括老師本身的經驗與訓練、學校經費、區域規劃,還有學生家庭本身的收入及家庭環境等等。此外,老師的組成一直以來都以白人女性為主。對於女學生來說,雖然大部分老師與她們性別相同會對她們較有利,但研究同時也提到,老師背景的多元性對學生的學業成績會帶來正面影響,也會提高學生對學校的參與興趣。
這樣的效果在男學生身上更加明顯。研究發現,相較於女學生,男學生容易因對學習不利的因素受到更大影響,像是貧困及種族歧視。而同樣的,他們對正面因素的反應也較為明顯,像是優質學校或是良好榜樣。然而,他們卻很難在學校裡,找到外貌與他們相似的老師作為典範。
在小學期間,老師的性別組成對學童還不會產生重大影響,但隨著學生年齡增長,性別影響卻會慢慢變得顯著。簡言之,女學生們會在女老師的教導下表現更好,男學生則反之亦然。而在高中及大學中的數學與自然科學課程表現上,研究指出當這些課程是由女性教師指導,女學生們的分數會提高、更加積極參與課堂,爾後也較有可能繼續進一步的學習。
目前的研究也指出,尚不清楚為何老師的性別及種族會對學生們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極為可能的是,同時有多重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學生們傾向於與他們有共鳴的榜樣得到啟發,而與學生們有相同種族文化背景的老師們,比較有能力以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呈現新的內容。另外,老師們有時候也容易以自身的背景或是刻板印象來評斷學生。這種現象被社會科學研究員稱為隱性偏見,而這類刻板印象通常是在下意識的層面影響人們的思考。最後,老師們的偏見可能就會變成一種自我證實的預言,讓學生們因為缺少如樂觀心態而處於劣勢。
以長遠結果來看,提供既有老師的在職訓練,及聘任具有更多種族多元性的新老師確實能帶來不同的影響。但研究者也提到,校方若要針對現況做立即性的變,就得教導現在的線上老師,引導他們察覺自己的偏見及刻板印象。這樣的相關訓練讓他們可以以更公平的方式對待學生。如此一來,因為得到了更多來自校方的支持及鼓勵,學校中就會留下更多適任的老師。
出乎人意料的是,社會科學家表示意識的覺醒就是這麼簡單。一份研究發現,即使只是告知老師他們自己有哪些偏見及刻板印象,學生分數的間距便隨之縮小;而提供大約一個小時關於如何重視學生價值的線上教學影片之後,非裔學生的留校察看比例則降至一半。
總言之,對於非白人學生而言,無論男女,在求學過程中老師們的種族及性別多元性對學生們都是事關重大的。而雖然老師們自身的刻板印象會影響他們對學生的看法,但如何正視這些歧視並立刻著手進行改變,這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報導|The New York Times
編譯|Felipe
圖片出處|Bustle、The New York Times、Concordia University-Port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