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玉屏建議若是要認識議題,最正式的管道是中央選舉委員會。中選會網站有各提案的理由書,可以觀察這些提案如何成案,也可以收看中選會的意見發表會,聽聽不同立場的論述。饒玉屏認為,中選會是最安全的管道,若是在網路上搜尋可能會搜到錯誤訊息或假新聞,沒有釐清的話反而容易被誤導。
Q. 公投案怎麼樣算通過?
A. 「不同意」也是意見。
現行公投案通過的第一個門檻是「有效同意票是否大於不同意票」,第二個門檻則是看「有效同意票是否達到選舉人數的四分之一」。假設選舉人數為兩千萬,有效同意票達到五百萬、且大於不同意票,這個案子就會通過。
饒玉屏以支持同婚者舉例,若是支持同婚,便要對支持的案子投同意票,反對的案子則要投不同意票,因為「不同意、也是一種意見」。若是只針對同意的案子投票,反對的案子不去投,那麼對方的案子若是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並達到五百萬張,這個案子就會通過。
Q.公投案通過會怎麼樣?
A.公投是人民的決議,會影響行政立法機關。
呂昱達指出,公投即是要脫離立法與行政機關來解決問題,像是同性婚姻案在到底是要立專法還是要修民法就卡了兩年。人民通過的公投決議,代表的則是一種意志、而並非「參考用」,因為公投的結果會影響立法或是執行相關政策的權利。
Q. 路邊傳單、電視廣告、網路上有好多公投的資訊,要如何從中做出判斷?
A. 比較各方訊息做查證,練習媒體識讀。(看更多:如何從假新聞中突圍?波里西:大人小孩最需要這兩大能力)
帶著學生閱讀公投議題的呂昱達會要求學生觀察幾件事:議題緣起、誰提案、題目如何設計、正反方立場,再請同學進一步思考這個案子通過與不通過,政府的因應措施可能是什麼,刺激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 他也建議學生運用高一所學的媒體識讀做些練習:
1. 解構網路上各種懶人包的寫法是否正確。
2. 比較長輩、同儕各自在LINE傳的投票訊息有什麼不同。
3. 比較電視、報紙與公車廣告的差異。
Q. 遇到與同學、家人意見不同時該如何溝通?
A. 不以「扳倒對方為目的」,聽聽對方怎麼說。
每個議題都有各自擁護的立場,相互交鋒。饒玉屏表示,公投產生的效果其實就是希望促進公民討論,因此能進行對話是好的,但要看是否理性,因為現在有許多是用攻擊的言語,不聽對方的想法。「我們聽的都是自己同溫層的聲音,可是不管是哪一方都要試著去聽聽看另外一方到底怎麼說」她說。
呂昱達則會透過辯論,讓學生練習站在不同角度思考以培養同理心,例如班上都沒有反對同性婚姻的立場時、他會刻意在辯論時讓幾個同學代表反方,因為辯論時不會探究個人真實立場、而是要忠於所扮演的角色做判斷,藉此讓同學思考不同立場的人想的可能是什麼,達到交流。
呂昱達認為,溝通時並不是要以「把對方扳倒」為最重要的目的,而是要達到不同立場的交流,他自己跟長輩溝通時也常覺得辛苦、因為有些人根本聽不進別人的立場。「你要能夠吸收接納不同立場的聲音,去重新思考你所支持的真的是那麼一回事嗎?」他如此和學生說。
Q. 投票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
A. 不帶手機、不穿著配帶表達立場的服飾、不記名投票。
饒玉屏特別提醒手機不離身的高中生投票時不能帶手機,不能把如何投票的「小抄」、像是網路懶人包截圖存在手機,想著投票時再拿出來看,要自己記清楚想投哪幾張公投票、如何投。她也會叮嚀學生,投票時要攜帶身分證、通知書,到了投票所,選務人員會核對年紀,18、19歲的投票者,選務人員就會直接帶領去投公投票。
呂昱達則提醒,投票時有些衣服不能穿,像是表達特定立場、明顯支持哪個案子的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