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資源整合組|
教育部長葉俊榮今天在部務會報上表示,上周到花蓮等地參訪高教及國教,讓他有深刻體悟,每所學校都需發展各自特色。他也說,參訪學校時,看見空間設備的安排活化後,學生上課的反應更好。希望以此借鏡,讓教育部每周例行的部務會報也有所改變,未來將配合討論主題,朝不定期移地舉行方式召開會議。
葉俊榮說,他上周到花蓮慈濟大學演講,主題為「2030教育願景」,提到幾個重點,他認為,教育是提供家庭及台灣社會翻轉的基石,透過不斷對孩子增能及加深加廣,把教育這塊做好後,未來包括經濟社會及環境等面向,皆能得到很重要的支撐。
演講隔天他參訪花蓮縣宜昌國中及康樂國小,在宜昌國中,他觀摩跨領域的英語課,用英語教其他領域如自然科。教室座位則採分組方式,打破以往制式排列。前兩天他到台北教育大學參訪時,也看到會議室的排列方式多元,學生是打從心底喜歡上課,他因此思索認為未來部務會報也有改變的空間。
葉俊榮說,康樂國小當天還找來樂合國小、觀音國小及春日國小做跨校教學,以曼波魚作為主題,由學生擔任導覽員進行解說,還請當地耆老教孩童拋掛漁網,讓他備受感動。他也觀察到,該校的校園主題是原住民加上海洋風,深感各校都要發展特色。
他最後說,目前已跟次長、主秘商量,部務會報要做出改變,會持續請外部專家來講述課題,並且以後將會移地召開部務會報,例如到學校端現場,不再拘泥於現在的開會方式,當然不是每次,但會根據主題穿插式舉行。他也勉勵,許多教育上的亮點,等待大家用更大的心胸,讓教育執行更有效率。
{{ $t('FEZ013') }}
{{ $t('FEZ003') }}2018-11-15
{{ $t('FEZ014') }}2019-02-15|
{{ $t('FEZ005')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