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關: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聯絡人:翁嘉聲
聯絡資訊:27256340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教科科長 穆慧儀2725-6359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教科股長 楊詠翔2720-8889轉6351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記者室研究員 黃喬偉2725-6338、0930-936532
【發稿日期:107年10月26日】
【主題:課綱揚帆 臺北領航:臺北市107年度高級中學課程博覽會】
【臺北報導】 新課綱將於108學年度正式施行,臺北市已提前布局,領先全國於102年成立「課程與教學發展工作圈」,近年來更規劃辦理多項高中課程與教學活化計畫,協助高中學校突破框架推動課程發展,至今已累積豐碩成果。為展現本市高級中學課程與教學發展,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將於10月27日(星期六)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舉辦107年度高級中學課程博覽會。
今年集結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辦理課程博覽會,以「課綱揚帆 臺北領航」為主題,展現臺北市在課程發展的領航實力,博覽會內容包含了最具挑戰的「校訂必修課程」、「彈性學習時間」規劃、優秀教師的公開授課以及高中學生在各校特色選修課程的豐碩學習成果,大會中也播放建國高中大傳社學生製作當天活動精彩回顧影片,展現學生多元創造力以及藝術涵養。此外,還由臺北市教育局曾燦金局長、臺北市教育局余霖聘任督學、內湖高中周寤竹校長、北一女中陳嘉若同學及陽明高中王威翔同學於「未來學習的風景」的教育論壇,與現場民眾共同建構教育大未來。
新課綱強調培養學生的素養,建立孩子思考與解決事情能力。此次博覽會有30多所學校約80個課程分享。以校訂必修課程為例,臺北市各高中皆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帶得走的核心素養為目的,課程有基礎扎實的研究方法與學習策略規劃,如「專題寫作與表達」、「學習工具與學習地圖」、「學習策略」等;有以「閱讀」為核心出發的課程如「閱讀理解與表達」、「閱‧視界─讀步生活,擁抱世界」、「國際適讀」、「國際&閱讀」等;有以「議題」為導向的課程設計,如「校本特色課程議題探索」、「研究方法與議題探索」、「主題探索-青少年次文化現象研究」、「遠征式主題課程」、「艋舺風華」、「細說中山北路」、「樂活康青龍」等,展現各校的精華成果。
另外在各校原先較為陌生的彈性學習方面,臺北市高中學校已完善規畫,落實新課綱讓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的精神。各校彈性學習規畫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課程如「為自己找未來的學校課程」、「我的青春計畫書」;有將特色課程活動化的課程如「國際服務學習-從特色活動到微課程」;有充實增廣的課程如「淨化空氣室內植物的苔球製作」、「思辨-人權與生命故事的交會」、「數學建模課程介紹」、「學習力加值營-紅樓夢、設計思考」,以及選手培訓的課程如「公民法規選手培訓」以及「麗山生物學科能力及公民科學家培訓課程」等。
在「學生學習成果展」方面,共有31組參與展出。例如北一女中「探究能量-跨科實作」課程,藉由不同領域角度的切入讓學生認識周圍無所不在的能量,融入科學基本知識與實驗技能,與生活實例聯結來激發創造力,從而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中山女中「視覺說書人」課程,透過雜誌的編輯,學習合作與城市探索,達到圖文溝通的思考與能力建構;建國高中「看見科氏力」課程,透過VPython的視覺化套件,利用『第一原理』模擬『科氏力』,並成功模擬出自傳球體上的情況,使用電腦提升建模精準度,幫助同學們更清楚如何解釋地球上物體長距離運動的軌道偏離現象;景美女中「出入影視虛實,再讀古今人生」課程,「一卷風雲話古今─《琅琊榜》與文化經典闡釋」與「影視史學」,以影視為文本,啟發學生觀照自身生命,梳理生活經驗與時代意識;永春高中「永春‧數位實驗室」,在人人必備數位能力的新時代中,數位與教育的結合,帶來不同凡響的學習成果;內湖高中「造型設計與雷射切割製作」課程,以科技素養學習為基礎,學習應用電腦繪圖軟體(AI)及雷射切割技術,實際動手設計並製作產品,融入美學概念培養美感與創造力,製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中崙高中「英文繪本圓夢曲」課程,此結合了文學與藝術創作,讓學生盡情揮灑想像力與創造力,完成自己的第一本masterpiece;方濟高中「與自然共舞」課程,使學生體會生命的可貴及自然的循環,將收成的作物義賣所得捐給弱勢團體;陽明高中「專題研究」資訊組,以STEAM+Maker 教育為精神出發,課程設計給合「自動控制」與「電腦程式設計」,讓學生得以自行設計電腦程式控制自己所製做的機器人,發揮創意玩出樂趣;建國高中「從永續的餐桌實踐全球公民責任」課程,透過種植務農體驗,樸門厚土種植與低碳可食種子盆栽分享,串起人、食物、土地的連結,關懷農業與環境議題,展現飲食行動力,實踐全球公民責任。
此次課程博覽會更邀請各學科優秀教師至現場「公開授課」,包括中正高中英文科李壹明老師「部定必修英文課:敘事文教學」、北一女中數學科蘇麗敏老師「利息追追追」、內湖高中公民科周維毅老師「真實是什麼?──批判的媒體識讀」、育成高中地球科學科洪翠屏老師「以小窺大行不行?地球真的是圓的?」、育成高中歷史科李健輝老師「鎗聲為什麼會響起── 一個二二八事件之謎」、景美女中家政科朱蘭慧老師「餐桌藝術與家庭美學」、北一女中國文科陳麗明老師「杜甫也有「故事DNA」——從〈石壕吏〉出發的作文教學」、陽明高中物理科張智詠老師「光的本質,素養導向教學」、建國高中生活科技科趙珩宇老師「USB震動小蟲」。透過教師們公開授課,展現精采的教學設計,讓觀課者感受課程精髓,進而促成積極正向的回饋與討論。
臺北市秉持全人教育之精神,關注全球多元趨勢變化,以提升學習者素養能力為目標,推動課程整合創新、教師跨群合作、各項增能研習、教學設備更新與素養導向教材設計等,厚植學生面對未來生活的學習力。課程博覽會如一場課程與教學的嘉年華,師生一同激盪靈感、創發新意,促進自我與美好社會的實現,共同迎向未來更美麗的學習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