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0 16:04唐宇新(花蓮縣源城國小教師)
記憶中的教室就是黑板與粉筆的聲音、讀書聲如此而已,很難能夠想像教育能夠有哪些變革,讓師生一起走出教室共同發想一些真正屬於生活、知能、技巧,然後又能夠整合在課程中的學習模式。
尤其在教室學生逐年減少的狀態下,學生的學習動力已經大不如前,加上科技運用於生活上的速度與日漸進,課本上所授與的知識可能已經慢慢追不上科技的腳步了,教學變革是勢所難免的。台灣的108新課綱亦針對生活、能力、素養、科技、整合重新規劃了教與學的方向,但在這之前確確實實的已經有一些教育先鋒走出了格局,讓教育已經開始不一樣了,在此與各位介紹吳文德校長、吳彥杰先生。
吳文德校長於2016年在關渡國小任內,曾經帶著教學團隊引領學生自己造舟,造舟的過程是從無到有、從有到能在淡水河上划,最後藉著划舟證實自己與同學確實有實力,才能領到當年(2016)的畢業證書。這個造舟划舟的課程無法由學校的老師來完成,畢竟這些工作皆屬專業,在當年溫志榮老師的協助下,學校老師運用及搭配數學、語文、社會、藝文以及體健科的教學設計下完成了一艄艄屬於孩子們的獨木舟,並完成划舟取畢業證書的創取。
吳彥杰先生則是台灣動畫公司(共玩創作)總監,他的動畫與提姆•波頓所擅長的停格動畫電影一樣,無論是劇本、分鏡、編輯、角色設定、布景以及偶角的設計、製作……每個步驟都必須依循著人、腦與手的相互激盪下產生出來的,這樣的耗工與水準也獲得了各國對於台灣動畫製作的親睞。但這些親睞,在吳彥杰眼中似乎是不足的,也因此他又帶著團隊走入孩子的生活,帶著孩子從教室的風景、資源回收開始聊起,然後走入神奇的停格動畫世界。
翻轉教育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也不如各位想像中的『必須在名校中才能得到翻轉教育的資源』,而STEAM也不是全然都在程式、機板、機器人、3D列印中打滾,反而是一種反璞歸真、讓學生走出紙本學習著以課本為基底知識而運用解決生活困境的思維模式。
對於家長而言或許108新課綱會是一種新的迷思,畢竟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的錯失任何機會。在此也與各位分享宜蘭縣政府與遠見天下於9月27日辦理的【未來教育 台灣100】的講座,或許老師、家長們在講座中可以找尋到一條屬於自己教學、教養孩子的新思維,讓教育真的能夠不一樣,真切的改變孩子走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