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資源整合組|
自108學年度起學測因採計五科只須選四科,預測自然科專業度與難度將提升,但仍然須把握以下作答原則與準備方向。
(1) 先從大標念起:
許多人準備大考時仍然用平常考期中考的方式,講義拿到就先卯起來從第一頁開始讀,但準備跨章節的大考都是要先翻到目錄!知道總共有幾章,並且從最不熟悉的章節開始,先把讓自己害怕的部分抓出來解決,讀完一章就在目錄標上日期,在學測倒數的同時也增加完成準備的標記,就更像吃了定心丸了!
(2) 全面了解所有章節:
自然科章節都不多,先知道全部有多少東西要念才不會覺得學無止盡,如生物共要考6章,而重點命題更是擺在前4章,準備生物時時常銘記在心:不過就是雜論、植物、動物、遺傳四大部分。降低好像還有很多沒念完的恐慌感。
(3) 觀念暢通,作答無阻:
自然科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化學科有許多觀念章節如基化一與二的第二章都是關於原子與化學鍵結,這部分是化學基礎知識,甚至可以應用到生物科,題目活又少計算,CP相當高!
(4) 自己筆記,訓練邏輯:
再好的參考書都是別人的內容,尤其如生物地科化學有機章節部分,都推薦自己準備筆記本,重新記錄常考重點與自己易犯錯的比較整理,用自己的方式敘述過的筆記才能在自己腦袋長長久久。
(1) 長篇幅題目:
近年來閱讀型題目數量越來越多,沒耐性的學生看題目太長經常就先怯步,其實越長的自然題目往往考越簡單的觀念或常識,如105學測花了幾乎一整面敘述酒測,其實只考了簡單的濃度換算而已!因此遇到這類型的題目就可竊喜是大考中心把考卷當科普文章推廣新知而已啦,莫驚莫慌~
(2) 時間分配:
108學測起社會、自然皆增加10分鐘,自然科68題共有110分鐘,考試的時候可以先注意總頁數,如題目若共有15面,可以規劃30分鐘寫五面,來確保做答時間平均,也會有剩餘的時間做檢查跟思考難題。
(3) 計算部分務必找空白處
漂亮整齊的計算絕對會助於思考以及釐清題目脈絡,不要把算式擠在小小的題目行間辛苦的夾縫中求生存,東抄一個西算一遍了!尤其是化學劑量題目,找個剛好的空白,好好的把反應前後列的清晰美觀吧!
(1) 題目將更細緻,鑑別度上升
歷來學測難度都因考量類組有別難度受限,今年有望考得更細膩了!對於程度好的學生其實是好事,可以更鑑別出高手學生,公平性會更好,只是容錯率也會更低,小小粗心可能就失之千里,物理部分計算要更加小心,看清楚題目問的單位。
(2) 總結
不管考試制度再怎麼改變,自然科都不會差異太大,與其還在擔心考試難易度的變化,不如開始好好改變讀書方法,加強觀念成為不會被打倒的自然組學霸吧!
【相關閱讀】
‧108學測考前衝刺/國英數社自五科攻略總整理
{{ $t('FEZ013') }}
{{ $t('FEZ003') }}2019-01-09
{{ $t('FEZ014') }}2019-03-09|
{{ $t('FEZ005')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