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柯若萍、涂慶隆、楊惠娥、張堯卿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即將於108學年度上路,課程中心致力於課程綱要研修與相關資源資源的研發工作,自103年至今積極扮演著學校變革與課綱轉化間之協力同行者與專業支持者,與學校共同探究新課綱轉化實踐的路徑並且蓄積因應變革的能量,並於每年8月辦理共識營,引領學校因應課綱推動之期程與準備工作。
今年共識營承續各校實踐經驗,仍以學校課綱實踐為主軸,學校課程的提供與實施關乎學生學習的一切,學生學習的經驗與成果也攸關學校辦學目標及願景的實現之理念,故今年共識營特訂「學校課程計畫之規劃實施如何支持學生學習」的主題,從各校正在發展的學校課程計畫,包含學校如何掌握校本精神、學生需求與趨勢發展,以及在既有的基礎上如何活用課綱所提供的可實踐空間,並結合配套與資源,營造健全的學校課程發展組織與課務行政系統,擬訂出完善的課程計畫等,透過共識營聚焦以持續深化探究所有教育夥伴的努力如何/是否回應與支持學生的學習。
107年8月23日(星期四)來自全國43所學校齊聚於國教院臺北院區10樓會議室,展開共識營一天的活動。首先由洪詠善主任報告近幾年臺灣教育在國際評比的表現,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學校課程與教學實踐工作計畫」與研究合作學校共學共創的足跡和未來的展望。接下來是各教育階段分享「學校課程計畫之規劃實施如何支持學生學習」的精彩歷程,由新竹龍山國小/關山國小陳思玎校長打頭陣,再由花蓮富北國中余采玲校長和臺南二中楊景祺主任接棒,最後一棒是臺東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一校一故事,雖然精簡,但是感動連連。
下午各子計畫進行分組討論,凝聚問題意識,嘗試共創解決方案,並規劃/強化未來研究團隊夥伴協作關係。子計畫一(國小組)的分組討論聚焦在學生學習策略。首先,針對之前所辦理的三次心智習性與學習策略工作坊的概念加以釐清,並與研究合作學校的教師交換對於學習策略概念的疑問與觀點。接著,請與會教師針對會議中所提供的各領綱課程手冊之教學案例,分組討論實作是否可再加入或強化其所運用的學習策略並作發表。最後,針對研究合作學發經驗與困難的解決方式,自主學習模式的應用與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綜合討論中,也提出未來的合作模式,以主題式進校協助為主,共辦研習為輔。子計畫三(高中組)的分組討論分成自主學習與專題實作兩組。自主學習由簡菲莉講師帶領高中6校師長進歸真、釋放天賦等等課程的歷程,同時討論如何開啟實驗與原民兩組的對話機制,並進一步規劃未來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