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資源整合組|
2019.07.01
by 許家齊 (親子天下)
後勁溪就在中山高中旁,河道變遷、環境議題,都成為學生的學習素材。照片:黃建賓
地理課學了世界地理,台灣從北到南背了好多山脈河流,但你家旁邊的溪流是哪條、學校旁邊的山又是哪座?中山高中發展「後勁嘻遊記」課程,帶學生認識在地。當所學內容近在身旁,生活、學習都更有感。
從地理課本背了尼羅河、長江,但你知道學校旁的那條溪叫什麼名字嗎?當外地朋友來到你的家鄉,你會帶他去哪裡走走?如果回答都是「不知道」的話,那麼就很適合上一堂像高雄中山高中開的「後勁嘻遊記」這樣的在地課程。
「不要用『不知道』、『不清楚』跟『不在乎』來面對生活,」高雄中山高中國文老師潘柏宸在課堂上說。這門課,是中山高中課程「後勁嘻遊記」的一環。課堂上,每小組桌上擺滿五顏六色的導覽圖,學生仔細觀察圖上有哪些資訊,因為接下來他們要自己設計導覽圖,還要當起導覽員,帶同學、老師做在地導覽。
中山高中位於高雄楠梓加工區附近,從學校過條馬路、就能看到常上新聞的「後勁溪」。工業區的產業變化、移工文化,後勁溪的環境議題等,都是最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素材。
為了喚起學生對腳下土地的情感,中山高中的「後勁嘻遊記」課程,藉由走讀踏查、訪問在地人士、地圖繪製、創作詩文等各種方式,帶著學生認識在地,看見家鄉。
學生邊學習製作導覽圖,也要思考學校附近有哪些景點可以介紹、說故事。黃建賓攝
這門課程,最早起源自國文老師在105學年舉辦給國中生的「左楠文化寫作營」活動。老師發現,僅用國文科知識來帶在地探索課程,缺少史地背景,因此當接下來嘗試把這門課開成多元選修課程時,國文老師便邀集歷史、地理老師一起討論、組成社群,106學年便由三科老師共同開課程。
地理、歷史、國文科老師相互激盪許多教學想法,決定將課程主題聚焦在「變遷」,帶學生看河道、地景變遷,談聚落與祭祀文化、觀察祭祀圈與人群移動,有時空脈絡地深入楠梓地區,也讓學生透過報導寫作、明信片創作等,表達對在地的情感。
「地景追追追」課程就探討土地變遷。討論楠梓區的變遷時,地理老師李元君給學生4張不同時期的楠梓區地圖,讓學生比較土地利用型態、空間分布特色等,並讓他們從中發現問題,像是有學生觀察到「人口增加」,並想到兩個問題能延伸探討:人口增加導致什麼?為什麼會人口增加?學生不斷抽絲剝繭,思考在這片土地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李元君還特製「道具包」,內含政策卡、事件卡、數據卡、照片卡、各類地圖投影片等豐富資訊,學生得從中找證據、統整資料來回答變遷問題。過程中,不但訓練學生從大量閱讀資料中擷取所需資訊、歸納整理的閱讀理解能力,也讓學生更認識楠梓地區的時空變化、發展脈絡。
課程也帶著學生往外走,直接與社區、在地產業互動,像是為了製作圖文並茂的「繪葉書」,學生踏查到移工宿舍,描繪菲律賓移工在藍田里發展出的微型生活圈;也有學生訪問藍田里里長,認識到原來里長每天清晨就踩著自行車穿梭巷弄,巡視環境,以及因為年輕人多離鄉工作,許多老人獨居,里長正煩惱老人照護問題。
2學年課程參訪的產業也不同,106學年老師帶著學生參訪日月光、台弟公司,107學年則是踏查楠梓汙水處理廠。參訪企業,不只讓學生體驗職場環境,也觸發學生思考企業對在地發展、環境帶來哪些影響。
這門課程預計在109學年正式上路,成為中山高中高二學生的校訂必修課程。目前課程仍在試跑階段,老師們也不斷反思課程經驗。
國文老師邱湘茵生動得形容,發展這門跨領域課,對老師而言是段「碰碰撞撞」的過程,老師們需要不斷挑戰自己、放下彼此對於自己學科的認知,回到學生的需求。像是邱湘茵曾多次問地理老師為什麼課堂上要教某些內容、有什麼意義,「就要想辦法討論,變成比較像溝通,思考這門課我們要的是什麼。」地理老師李若瑛說。
參與課程的過程中,中山高中老師們也不斷學習。身為中山高中畢業校友、也曾在楠梓區生活過的李若瑛,因為這門課程開始反思,過去的授課內容跟真實生活脫鉤,說道:「我們常跟學生說,我們背了長江與尼羅河,背了世界最高的山,但我們不知道學校旁邊的溪叫『後勁溪』。我在念高中時,我是真的不知道。」
貼近生活的學習能帶給學生更真實的感受,激發學習動機。像是採訪外籍移工的學生,為了訪問菲律賓移工、在踏查前練習了好多次要訪問的英文句子;他們在報導作業也寫著:「藉由居住在移工宿舍人們分享,讓我們了解這群最熟悉的陌生人。」藉此認識移工特色、尊重不同文化。
「在地化課程的目的是要發掘內心的感動。他(學生)內心感動後,這樣的感動可以遷移到其他方面的學習。因為認同、愛這個地方,學生也會對生活上的態度負責,」中山高中校長王雪娥說。
當有朋友從外地而來時,修過這門「後勁嘻遊記」的中山高中學生,便可以談後勁溪的變化、談藍田的媽祖信仰、談古厝、談移工文化......有著說不完的在地故事,還是有深度、有時空脈絡的精彩故事。
{{ $t('FEZ013') }}
{{ $t('FEZ003') }}2019-07-17
{{ $t('FEZ014') }}2019-09-16|
{{ $t('FEZ005')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