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資源整合組|
(2019/6/24)
日本軟銀創辦人孫正義首度訪臺,強調AI人工智慧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重大的革命,帶動第四次工業革命如海嘯衝擊而來。他樂觀以待,但對不少人有關AI可能取代人類的隱憂,亦表理解。孫氏是資訊產業革命策動大師,讜論足堪深思,尤應深探如何讓AI役於人,而非以役人。
對新世界期待與憂心並存的現象,在十八世紀以來的前三次工業革命亦曾發生。但目前的資訊革命,速度快如海嘯;系統性衝擊造成澈底改變;而其改變範疇是全方位的,除行動技術、感測器、腦部研究之外,還包括奈米、3D列印、材料科學、運算、網路及種種技術之間的融合,其威力在當今的網路時代已極巨大,未來的AI時代更是難測。譬如,孫正義預測十五年後可能出現街上大多是自駕車的典範轉移。
而若AI持續進化,將成非常聰明的超級智能,不僅影響每個產業的轉化,更可能對人類的思維方向、學習過程和行為模式造成全面影響。為避免讓AI取代人類而成為「人類最後的發明」,當下就應從教育著手,強化學生的學習質量,導引改變能力的培育,共同打造一個更人文化的社會,以人性良知平衡不斷演進的科技,迎接新世界。
欲臻於此,教育方式應重問題導向式、沉浸式及模擬式的個人化學習。AI時代目標確定、方法得宜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具社會責任感的產業人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產業健康發展,創造更為包容、可持續與更和諧的社會。
相關連結
發佈日期:2019-06-24
下架日期:2019-08-24|
點擊率:476|